LED燈具的防水一般會通過兩種方式實現:
結構防水:結構防水的要求更高,前期的投入成本是巨大的,產品設計費用、模具開發(fā)費用、材料比例、生產工藝的管理、檢驗的投入、倉庫耗材多樣的積壓、結構技術人員培養(yǎng)等。
灌膠防水:灌膠工藝需要有專門的自動機械設備投入,沒有機械設備的需要大量人工投入,優(yōu)質膠水的投入等。
而影響LED燈具防水功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。
1、紫外線
紫外線對暴露在燈具外的電線絕緣層、外殼防護涂層、塑料件、灌封膠、密封膠圈膠條、粘合劑都有破壞作用。
電線絕緣層老化龜裂后,水汽會通過電線芯的縫隙滲透到燈具內部。燈具外殼涂層老化后,外殼邊緣涂層龜裂或剝離,會出現縫隙。塑料外殼老化后,會變形開裂。電子灌封膠體老化會產生開裂。密封膠圈膠條老化變形,會出現縫隙。結構件之間的粘合膠老化,降低粘合力后也會出現縫隙。這些都是紫外線對燈具防水能力的損害。
2、高低溫
戶外每天氣溫變化很大.夏日白天燈具表面溫度可升至50~60℃,晚上降至10~20℃,冬日冰雪天溫度可降至零下,全年溫差變化更大。戶外燈具在夏天的高溫環(huán)境下,材料加速老化變形。當溫度降至零下時,塑料零部件變脆,在冰雪的壓迫下或開裂。
3、熱脹冷縮
燈具外殼熱脹冷縮:氣溫的變化導致燈具的熱脹冷縮,不同材質(如玻璃和鋁型材)的線脹系數不同,兩種材質在結合處會出現位移。熱脹冷縮過程不斷重復,相對位移也不斷重復,對燈具氣密性破壞很大。
內部空氣熱脹冷縮:廣場地面上經常能觀察到地埋燈玻璃上的水滴凝露,而水滴是如何滲入充滿灌封膠的燈具內呢?這就是熱脹冷縮時呼吸作用的結果。
例如,當溫度從60℃降到10℃時,燈具內部氣壓變化量約為:1一(273+60)K/(273+10)K=一0.18 atm=一1.86 m水柱。
溫度升高,在巨大的負壓作用下,潮濕空氣 通過燈體材料上的微小縫隙,滲透到燈體內部后,遇到溫度較低的燈具外殼,冷凝成水珠并聚集。溫度降低后,在正壓的作用下,空氣從燈體內排出,但水滴仍附著在燈內。每天重復溫度變化的呼吸過程,燈具內部積水越來越多。
熱脹冷縮的物理變化,使戶外LED燈具防水氣密性的設計成為復雜的系統(tǒng)工程。下面就兩種燈具防水體系的技術特點進行分析,以便了解其優(yōu)缺點。
*免責聲明: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,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、排版、編輯,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及時聯系本站,我們會盡快處理。